本文收集于网络及各类书籍,如您对本文有疑问,请在文后留言评论。
在正常情况下,仅在喷涂开始时两金属丝存在瞬间短路状态,在喷涂过程中,在电弧的作用下两电极丝的端部频繁地产生金属熔化-熔化金属脱离-熔滴雾化成微粒的过程。在每一过程中阳极和阴极的熔化速度是有差异的,但总的熔化速度一致(如图2-28所示)。金属丝端部熔化过程中,极间距离频繁地发生变化,在电源电压保持恒定时,由于电流的自调节特性,电弧电流跟随发生频繁地波动,自动维持金属丝的熔化速度(如图2-29所示),电弧电流亦随着送丝速度的增加而增加。
电弧喷涂最关心的问题之一是涂层粗糙度,它取决于雾化后微粒的粗细。影响雾化微粒粗细的因素较多,主要有:随着雾化气流的压力增高,微粒变细(如图2-30所示),电弧电压愈高,微拉愈粗(如图2-30所示),两根金属丝间的夹角小,微粒要细些,低熔点金属比高熔点金属雾化微粒要细。除以上因素外,喷嘴的结构也影响雾化颗粒粗细,采用封闭式喷嘴比敞开式喷嘴能产生更细的雾化微粒。
雾化后的粒子在压缩空气流的推动下飞行,粒子飞行速度初始被加速,而后随着喷射距离的增加而减速(如图2-31所示)。